您的位置: 首页 > 齐点淄博 > 淄博广电 > 声屏报

“老年低头族”:屏幕里的热闹与孤独
中华宽带网 2020-10-25 12:26:45 字号:- +
  • 手机融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数据从侧面勾画出当代老年生活图谱:“老年低头族”大多在清晨5点开始在手机APP上打卡签到,早晨9点涌入APP的数量达到高峰,随即开始回落。在早晨7点到晚上9点这十四个小时的时间内,趣头条平台始终有数百万老人用户在线。

  • “老年低头族”的热闹生活似乎超出了人们的想象。随着老年人对手机依赖程度增加,手机的角色悄然“越位”。当他们老了,低下了头。我们是否看到了这热闹背后的冷寂?


当你的朋友圈里开始充斥着爸爸刷屏的养生谣言;你的耳边时常响起妈妈外放的广场舞歌曲;你的微信聊天框里时不时收到七大姑八大姨的砍价申请……你就知道,他们又低头看手机了。


1

 “老年低头族”的热闹生活


截至2020年6月,中国已有9.4亿网民,其中60岁以上老年网民占10.3%。在中国,99.2%的网民使用手机上网,这意味着,中国移动互联网上活跃着约9600万银发族。

王翠芳是其中一员。这位64岁的“新潮”阿姨既不爱跳广场舞也不爱用丝巾拍照,各种趣味短视频、互联网直播购物正在填满她的日常,在微信群里与朋友互道“早安”“晚安”已经成为习惯。王翠芳认为,这种紧跟时代的生活方式让自己又年轻了一回。 

73岁的老刘也爱看短视频。拿起手机,陷在沙发里,老刘可以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维持4小时坐姿不动。从他时常发出的笑声判断,他喜欢幽默逗趣的短视频,偶尔遇上感兴趣的内容老刘会反复看上五六遍。

王阿姨、刘大爷这样的“老年低头族”群体迅速壮大。“你大爷、大妈都不再是当年的大爷大妈了”,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正在重塑他们的生活。

移动内容平台趣头条联合澎湃新闻发布了《2020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首次披露60岁以上老年人手机上网、追剧、玩游戏的互联网新生活。该报告的样本量达百万之巨。

报告数据显示有2.63%的老人会玩小游戏。依此比例推算,在全国9600万手机上网的老人中,有200多万老人已经成为时髦的游戏玩家。

报告呈现出“老年低头族”的热闹生活:手机成为老年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资讯、娱乐工具,其中手机阅读、小视频、互动签到、小游戏等功能大大缓解了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孤独,甚至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支撑。

手机融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数据从侧面勾画出当代老年生活图谱:“老年低头族”大多在清晨5点开始在手机APP上打卡签到,早晨9点涌入APP的数量达到高峰,随即开始回落。在早晨7点到晚上9点这十四个小时的时间内,趣头条平台始终有数百万老人用户在线。

图片来源:《2020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

“老年低头族”的热闹生活似乎超出了人们的想象。随着老年人对手机依赖程度增加,手机的角色悄然“越位”。当他们老了,低下了头。我们是否看到了这热闹背后的冷寂?


2

 热闹之下的孤独底色


68岁的李春梅常年受失眠困扰,身旁是老伴可以掀翻屋顶的鼾声,自己困乏至极却无法入睡,安眠药物也没有太大帮助。

不知道从哪天开始,只要一失眠,李春梅就会滑开手机。她尤其喜欢看搞笑短视频——夸张的表情、滑稽的配乐、新鲜的段子,都让李春梅乐不可支——手机里有另一方世界,让她忘却失眠的空虚与煎熬。

像李春梅这样“超长在线”的老年人不在少数。报告显示,有0.19%的老人每天在趣头条APP在线时长超过10小时,他们除了吃饭和睡觉的必要时间,几乎处于全天候在线状态。报告制作者据此推算,全国或有10万以上的老人因为孤独而产生对手机网络的极度依赖。

图片来源:《2020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60岁以上网民人均手机APP数量达到44个,这意味着老人对手机依赖的程度或更甚于趣头条报告的数据。

来自趣头条平台的大数据报告让老年人的网络行为更清晰:从早上六点到晚上十二点,60岁老年人自始至终最喜爱看影视娱乐内容。他们有更漫长的时光需要打发,更容易陷入无事可做的孤寂,所以倾向于用泛娱乐和情感内容填充生活。

图片来源:《2020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

早有研究表明,老年人网瘾问题的症结在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的巨大反差。老年人在现实生活中越“缺什么”就倾向于去手机虚拟世界里“找什么”。

极致孤独,是老年人沉迷网络背后的隐秘世界。


3

 屏幕里的“陪伴”


老年生活中的孤独,似乎很难避免——与子女异地而居、工作退休、甚至是伴侣的离开……人至暮年,身不由己。去屏幕里寻求另一种“陪伴”成为老人最容易达成的选择。

有研究指出,为子女提供情感支持越多的城市老年人抑郁水平越低。当子女受挫时给予精神上的鼓励,这类老人更能够体会到被家人需要的价值。

现实却令人尴尬。中国的空巢老人数量在2020年预计达1.18亿人左右,占比将近过半。这些老人长期与子女分居、一年与子女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在家庭子女事务中的参与度越来越低,他们未能体会“被需要的价值”,却深切的感受着“自己正在被遗忘”。

与中国老年人到龄退休不同,大多日本老人愿意“退而不休”,甚至有“不工作,会变老”的口号。这不仅与日本是一个超老龄国家、缺乏年轻劳动力有关,更反映老人们害怕失去价值、害怕孤独至死等心理。

一位社会学学者把退休类比为一位职场女性突然当了家庭主妇。对于退休的老人而言,当他们告别朝九晚五的工作、告别曾经朝夕相处的同事,生活中突然的大量空余时间反而让他们无所适从,极大时间自由的背后是他们深深的焦虑感和社会角色缺位的无价值感。

突如其来的空闲让老年人无所适从,他们开始重新寻找价值感。 图/视觉中国

因此,当他们学会使用一款软件、通过每日签到打卡、通过拼团砍价获取免费礼品时,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能给孤独的老年群体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和价值感。

“经历过大风大浪,如今人到老年,有时候手机上的几分奖赏也能让人满足。”老刘每天准时在趣头条上签到打卡,收获一方屏幕带来的生活精彩。

还有一些老年人试图在手机里寻找现实中久违的“爱情”——骗子在这时乘虚而入。面对屏幕里的甜言蜜语、嘘寒问暖和假意讨好,老人往往容易中招。子女痛恨骗子的同时,也难以理解长辈上当的根源。事实上,在极度孤独的状态下,精神依赖和寄托便是老年人最深度的渴求。

屏幕里的热闹,映射着屏幕外的孤冷。

 


4

 无人可置身事外


谁家没有老人?谁最终不会成为老人?

据中国老龄协会2019年编印的《奋进中的中国老龄事业》预测,2035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1/4,2050年前后将超过1/3。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王建军曾表示,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每2.87个人中就有1个老人。

当老年人迈入人生一段新的旅程,背后是安详和煦的黄昏之美,还是与孤独做抗衡的人生苦旅?当人口结构急遽变“老”,而科技产品却持续更“新”,社会又该如何解决“老年低头族”之困? 

手机亮起的屏幕陪伴老人们度过时光漫漫与孤独寂寞。图/视觉中国

子女还未觉察热闹背后的孤独,将本属于自己的“陪伴”义务心安理得地嫁接给手机。最终,大数据发现了问题。

趣头条平台敏锐地洞察到热闹之下部分老年群体“隐秘的孤独”,比例虽小,体量却不容忽视。越来越壮大的“老年低头族”是可预见的现实。

“对世界的状态唉声叹气没有什么意义,除非你能想到什么方式来改进它。”哲学家彼得·辛格认为解决问题比喟叹生活重要得多。

趣头条负责人在发布报告时表示,虽然老人们已到知天命的年龄,但他们的网络年龄只有几岁,往往对信息缺乏鉴别能力,对于频道、搜索等功能使用存在障碍,为了让老年人安心地享受网络精神空间,互联网平台往往需要对老年用户投以更多的关注。

2020重阳节前夕,趣头条推出“断网一小时”老年人关爱行动,倡导年轻人放下手机,在现实生活中陪伴老人。同时,趣头条表示将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出资帮助乡村老人安心养老,并联合微医、善诊等专业机构,为老人提供心理援助和免费体检卡。

国内有社工专业的学者给出的建议与趣头条此举吻合:一款合格的老年互联网产品除了要协助老年人努力跟上数字时代的步伐,还要保障老年群体网络环境安全,同时兼具丰富老年人线下生活等功能。

利用互联网技术洞察问题的趣头条也在用技术解决问题,通过机器和人工双重审核把关的制度清理低质量内容,让他们能够“放心看”,为“老年低头族”打造健康内容平台。甚至还在“不动声色”地鼓励老年人投入并感受鲜活的线下生活——APP上推出广场舞大赛,老年人只要拍下跳舞视频舞并上传便可线上参评,这种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有效地缓解了“网络依赖”问题,同时还能帮助老人锻炼身体。

广场舞大赛为人们提供了一方娱乐、社交的舞台。


此外,社会组织也在发力。全国各地的开办起老年大学,老年人可以学习书画、乐器、体育运动等活动,还可以结交好友。老年大学用丰富多彩的课程让老人们“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成”。

当手机不再成为老年人晚年生活唯一的寄托和依赖;当互联网能够为老年人打造科学健康安心的娱乐消遣环境;当全社会能够协同起来让老年人的晚景不再孤独和悲凉,那才是属于我们的胜利。

晚上十点,电视机里放着连续剧,手机里的音乐还在响,捧着手机靠在床头的老刘开始微微打鼾,老花镜已滑下鼻梁骨。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他都以这样的方式入睡。

每回微信那头的子女问起近况,他都回复:“挺好的”。

文中王翠芳、李春梅均为化名

来源:南方周末

编辑:
分享至:

扫码下载

齐点淄博APP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抖音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快手号

淄博市广播电视台主办

举报邮箱:ztzbs@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3-6212015

鲁公网安备 3703030200002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08号 鲁ICP备0905465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20121号